2022年中国低代码行业生态发展洞察报告

作者:亿网科技  来源:亿网科技  发布时间:2022-04-08

核心摘要:

概念介绍

低代码通常是指aPaaS产品,通过为开发者提供可视化的应用开发环境,降低或去除应用开发对原生代码编写的需求量,进而实现便捷构建应用程序的一种解决方案。因此,低代码平台也常被称为aPaaS平台。

商业模式

按照低代码厂商商业模式的差异,可将低代码分为聚合平台型和应用开发型。聚合型低代码平台集成了众多低代码厂商,厂商们能借助平台提供的API接口进行能力调用,通过单个平台即可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模板和应用。

进阶路径

当前阶段,随着低代码聚合平台出现在大众视野,颠覆了以往市场对于低代码行业的想象,越来越多的低代码厂商入驻聚合平台,进行能力的开放和合作的互通,形成以聚合平台为中心,低代码厂商围绕的生态圈。

渗透现状

从当前行业渗透现状来看,制造业、泛互联网、教育等劳动力密集的行业渗透率相对较高,其中制造业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先进制造”的目标推进下,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对供给端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敏捷反应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制造业中低代码应用渗透率在20%左右。

趋势洞察

趋势一:低代码与实体经济融合加速;趋势二:低代码应用在高校放彩,促进产学研全链路一体化;趋势三:融合多种技术扩充产品能力,激发低代码企业应用潜力;趋势四:打造围绕聚合平台的生态圈;趋势五:数字普惠持续深入;趋势六:业务数据联动价值提升。

数字经济的普惠意义-企业视角

降低技术门槛重构企业组织形态,并推动资源要素快速流动

数字经济下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市场需求更迭同步提速,企业不断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的产品。在此环境下,低代码的出现为企业数字化发展注入新动能:1)释放企业内部业务端的产品设计潜力,让技术资源从IT部门向业务部门普惠,以“技术+业务”的形式重构企业组织架构,减少企业内由于需求传达偏差而造成的软件开发周期长等问题。

2)低代码产品的应用还能联通企业内各系统数据,帮助企业高效挖掘数据价值。3)低代码对研发效能的提升缩短了敏态业务需求的响应时滞,盘活了企业间资金、人员和信息资源周转,帮助企业快速把握新机遇,推动企业需求快速响应。4)低代码让企业的碎片化开发需求得到满足,激活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

数字经济的普惠意义-产业视角

低代码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数字经济的基础是数字要素,数字要素的应用让数字经济与社会系统中经济体系、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发展相互促进:1)数字经济可以帮助实体经济整合产业资源和数字要素,帮助企业解决“供需梗阻”;2)数字经济还能打破时空限制,削弱地理集聚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缓解区域之间产业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还推动了新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赋予企业更多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低代码作为数字经济中助力企业研发和数字化转型的新工具,能打通企业内各信息系统的数据壁垒,为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予以强劲的动能。行业内小型企业通过低代码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有望未来与中大型企业技术能力齐头并进,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推动产业智能化。 

数字经济的普惠意义-社会视角

新技术领域和知识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加速产学研链路形成

我国数字化经济规模扩张和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让软件业务不断增长,低代码等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应用催生了新产业和新模式:1)新业态派生出大量职业需求,如2019年数字化管理师被纳入新职业,并在2021年正式发布了数字化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数字经济需要知识层面呈现多维度、宽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知识的人才需求尤为突出。3)数字经济倒逼产学研一体化链路构建,打破学科间的分界线,使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商学、人文、社会学等课程内容相互渗透。4)低代码的应用,让工作经验、技术解决能力等在人才招聘中的重要性快速攀升,这些需求变化缓和了当下供不应求的高级人才摩擦,也让供过于求的中级人才和基础人才有更多就业机会。

低代码产品形态-按商业模式划分

聚合平台生态下,厂商产品优势与平台流量优势相辉映

按照低代码厂商商业模式的差异,可将低代码分为聚合平台型和应用开发型。聚合平台型低代码平台集成了众多低代码厂商,厂商们能借助平台提供的API接口进行能力调用,通过单个平台即可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模板和应用。聚合平台中,用户通过平台购买想要的模板和应用,并可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是低代码厂商实现平台流量和应用产品资源置换的有效途径。应用开发型厂商则是厂商自行搭建平台,在平台上完成应用上架、管理维护等工作,用户直接与厂商对接购买产品。 

低代码核心价值-低成本

缩减软件开发成本和人力成本,大幅提高人效价值

低代码主要从软件开发费用和人力支出两个角度降低总开发成本。从软件开发费用上看,低代码平台可以按年和使用人数进行订阅制付费,开发者在平台上自行调用组件开发应用;也可以按需定制,厂商根据应用的复杂程度差异化定价,两种模式的成本支出均优于传统软件开发。从人力支出上看,我国软件从业人员薪资不断递增,而低代码调动企业对业务人员的需求,通过技术赋能开发提升人工效能,均衡企业对高中低端开发人员的薪资支出比例。此外,企业运用低代码缩短软件试错时间和整体开发时间,降低整体机会成本,让企业有更多时间和资金投身于行业业务新动态的捕捉。 

低代码核心价值-普惠化

开箱即用降低软件开发门槛,普惠支持企业数字化升级

从应用场景上看,目前低代码已覆盖小程序、ESB、BPM、DevOps等场景,开发人员以低代码的技术底座和API接口为基础,仅需轻量二次开发即可实现内部系统联通,全面降低软件开发难度。从应用开发方式上看,低代码开发平台以可视化界面和拖拉拽的应用搭建方式赋能开发者和业务人员,并通过抽象和封装的代码降低开发人员的代码准入门槛,契合中小企业应用开发灵活性需求,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从应用低代码企业数量上看,氚云、简道云、维格表轻流等知名低代码厂商均通过低代码赋能万余家企业,并通过聚合平台不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升级。随着低代码的普及和场景渗透加深,未来低代码将整合更多技术,赋能各行业企业的复杂场景需求,向技术中台和应用中台的方向演进。 

低代码核心价值-个性化

基于模板快速开发,敏捷响应需求提升产品个性化应用

低代码开发平台为开发者提供海量模板、应用和解决方案,覆盖垂直行业和通用业务场景,全方位满足企业应用搭建的个性化需求。开发者基于应用模板和可视化界面进行二次开发,搭建业务逻辑简单的基础应用和初级业务系统平均仅需1周,搭建业务逻辑较复杂的初级工业系统仅需1-2周,大幅缩短开发时间。据调研,100人的研发团队通过低代码开发应用,平均1年缩短应用开发时间92天。此外,低代码平台的业务属性击穿了业务部门和研发部门的沟通隔断,降低信息传达的时间消耗,提高开发敏捷性和成功率,整体缩短了开发周期。 

低代码核心价值-促就业

融合新技术新环境催生新职业,调动中级和基础IT人才需求

2013年至2020年,我国软件从业人员增速放缓,随着数字化的深入,IT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仍然严峻。低代码的出现既是数字化发展的催化剂,又是人才供求摩擦的润滑剂。从需求端上看,低代码与自媒体、灵活用工、产学研一体等结合,产生低代码开发师、数字化管理师等新职业,满足企业和组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个性化和碎片化的开发需求,让企业将更多时间和经历投入业务创新。从供给端上看,低代码并不会剥夺IT人才的就业机会,相反通过赋予基础IT人员和业务人员新的应用开发路径,分流了企业对高级IT人才的需求,不仅缓解高级IT人才供需矛盾,还增加了中级IT人才和基础IT人才的发展机会。 

低代码行业进阶路径

低代码聚合平台是重要转折阶段,加快行业生态数据打通

从厂商产品形态和行业发展特征来看,低代码行业的进阶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从早期的软件开发工具复用再到低代码平台型产品的入局,低代码行业底层技术架构进行了重大突破,从原来的传统架构向更为灵活敏捷的云原生架构演进,为低代码平台的搭建提供了技术支撑。当前阶段,随着低代码聚合平台出现在大众视野,颠覆了以往市场对于低代码行业的想象,越来越多的低代码厂商入驻聚合平台,进行能力的开放和合作的互通,形成以聚合平台为中心,低代码厂商围绕的生态圈。当然,生态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对数据壁垒打通的诉求,未来,在聚合平台的技术和合作支持下,将会进一步加快生态数据的互联互通。 

低代码行业渗透现状

制造业聚焦生产流程和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渗透率最高